法学经典著作是对政治学和法学中最根本问题的最根本思考。缺乏对经典著作的阅读和深入理解,对问题的认识就会浮于表面,无法深入。阅读经典著作缺乏或者不足是制约人才培养水平的瓶颈性问题。大学较为普遍的现象是,学生不读书或者少读书。法学专业学生也是如此,在大学期间不读书或者少读书,尤其是不读或者少读经典著作,是一个制约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。学生很少阅读经典著作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法学专业课程很多、课外活动很多、为了保研、国家奖学金或者出国积累绩点等目的所从事的活动占取了很多时间。在手机上阅读大量的快餐文章和视频也占了学生很多注意力和时间。还有的原因是学生没有认识到阅读经典著作的意义,缺乏阅读经典著作的指导和训练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学院做了很多探索。
一、开设法学经典著作系列讲座
学院从2013年建院起,就邀请我国法理学著名学者、中共中央党校一级教授张恒山老师为学院学生授课,讲授法学经典著作。经典著作包括:柏拉图的《理想国》、亚里士多德的《政治学》、霍布斯的《利维坦》、洛克的《政府论》、卢梭的《社会契约论》、凯尔森的《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》、哈特的《法律的概念》、孟德斯鸠的《论法的精神》。每年1次的法学经典著作授课,激发了学院师生研读经典著作的兴趣,使师生认识到了研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意义,开创了学院研读经典著作的良好风气,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创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。
二、增设《外国法律思想史》课程
2016年,学院法学专业(实验班)人才培养方案修订,增设《外国法律思想史》。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以政治学或者法学经典著作为授课和研讨对象,激发法学专业学生研读经典著作的兴趣,训练研读经典著作的方法,养成研读经典著作的习惯。2016年,该课程只对2013级司法实验班开设,在大三第二个学期。由于很多学生准备考研和司法考试,因此除了个别学生以外,大部分学生对这个课程没有兴趣。2019年,该课程扩展到普通班,并且上课时间从大三第二个学期转移到大三第一个学期。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情况下,学生可以投入时间和精力学好这门课程。
这门课程的授课方法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,主要思路是教师主讲与学生阅读相结合。鼓励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的方式是:课堂汇报、书面作业和期末考试。每个学期安排3-5名学生在课堂上汇报经典著作,由学生自主报名,课堂汇报时间30分钟以内。为了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,一般在暑假时就把书单通过学习委员发给同学们。书面作业的内容是指定经典著作的阅读报告,要求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,强调作者的观点而不是学生的感想和评论,字数在2000字左右。期末考试的题目从指定经典著作中来。《外国法律思想史》课程的内容和方法都是围绕经典著作展开。
三、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
平时发现学生对经典著作感兴趣的,老师会指导他们阅读经典著作。就我个人而言,指导的流程是:指定经典著作名称、建议阅读方法、要求提交书面报告、修改完善报告、发布在公众号。挑选好的阅读报告发到公众号,是对学生的激励,也是压力。从学生提交的书面报告来看,水平参差不齐。我的信念是,只要长期坚持,肯定有效果。
四、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的效果和不足
通过张恒山老师的系列讲座和《外国法律思想史》的课程,学生认识到了阅读经典著作的意义,了解了经典著作的主要内容,认识到了阅读经典著作的方法。但是,学生对经典著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,对经典著作的观点缺乏较为深入的理解,距离批判性理解的程度还有很远的距离,更达不到运用的程度。在讲座或者课程结束以后,学生缺乏自己独立阅读经典的训练和动力,难以形成研读经典的习惯。讲座和讲课的局限性在于,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发挥,学生的个性化问题难以获得解答。
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成立阅读小组。阅读小组阅读经典著作注意以下几个问题:(1)老师的参与至关重要。由老师带领学生阅读经典著作,可以是老师主讲+学生提问,也可以是学生主讲+老师点评。(2)小组人数不宜过多。(3)经典著作的研读方法。最好围绕经典著作的核心问题展开,以逻辑和体系的方式寻找该著作对该核心问题的回答。(4)形成书面读书报告。阅读经典著作的成果应当通过书面报告的形式体现出来。